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到底要「性」好還是「不性」好?

到底要「性」好還是「不性」好?
作者/翁一婷 心理師 圖片設計/Darren
小君目前就讀高中,今年剛滿16歲,她和同校的男朋友交往已經快一個月了,感覺非常甜蜜,下課時間總是黏再一起,在家裡也常常電話一講就一個小時。但是,最近一週來,男朋友開始跨越小君設定的身體接觸底線,撩撥和挑逗的方式愈來愈大膽激烈,並一再灌輸「性行為是愛最好的表達和證明」的想法。
小君喜歡和男朋友擁抱親吻,對男朋友的引誘與暗示有時也會感到心癢癢的,但隱約又覺得心底有個聲音一直提醒自己「這樣好像不大好…」,到底該不該「跟著感覺走,大膽去做?」讓小君相當困擾。
這樣的困擾只有小君有嗎?當然不是,一項網路調查顯示,國內高中生發生性行為的比例將近五分之一,這反映出許多高中生正在面臨著「要不要開始有性行為?」的決定階段,這已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了。
首先,「性」雖然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,但絕對不是愛情「唯一」或「最好」的表達。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,成熟...... 原文詳見:到底要「性」好還是「不性」好?

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藍光累積恐傷眼? 日常的預防與保健

什麼是藍光 ? 長期累積易病變 電磁波譜中人類視覺可以看見(接收得到)的部分稱為-可見光,可見光僅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部分,所謂的藍光泛指可見光譜中波長範圍落在 380 ~ 500nm 的光波,具有波長短能量高的特性。依據研究表示,藍光累積性的自由基氧化損傷,恐引起細胞受損造成眼睛...